沙豬仔!!
走在乾溪河畔旁的沙岸上,除了可以看到喜歡溪釣的民眾外,也可以發現河畔兩側沙地上會有一個一個類似漏斗形狀、直徑約五~十公分左右的小沙坑,而挖掘這些小沙坑的昆蟲,就是俗稱「沙豬仔」的蟻螄。
蟻獅是脈翅目昆蟲,是蛟蜻蛉的幼蟲,幼蟲期達三年,可生活於海邊的砂丘、河岸堆積所產生的砂地,有時在學校操場上的砂地上也會存在。蟻獅主要是以吃螞蟻維生,牠的補食方式是在砂地上做成一個圓錐型的穴,當有螞蟻或昆蟲不慎掉落蟻獅穴,會造成砂粒不停往穴中掉落,而當小昆蟲則掙扎往上爬,造成砂子不停滑落使得小螞蟻或小昆蟲無法爬出洞穴,此時蟻獅會快速將其大顎鉗住螞蟻或昆蟲,飽餐一頓。這也是五、六年級生小時候常玩的遊戲之一。
對五、六年級生而言,如果你又是剛好住在比較鄉下的地方,其實對於沙豬這個生物應該不會太陌生的,要捉沙豬,大概有兩種方法,小時候(小學)常用的方法是跟女同學要一根長長的頭髮,然後綁上一隻活的螞蟻,將活餌放在它的沙坑最底部,因為螞蟻會掙扎吸引沙豬注意,這種方式有點類似釣青蛙的方式,這是比較有情趣的方式,另外一種是屬於暴力方式,也是我現在用的方法,即用雙手將整個沙坑由底部完全捧起,等待數至十秒後,因沙豬會開始移動,所以可以由手掌中的沙子移動或手部觸感找出沙豬所在位置,這兩種方式到底那一種方式較佳呢?我認為如果是帶小朋友去,建議由生態觀察角度採前者較佳,若只是想捉幾隻回去飼養,後者是一個經濟的方式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